大倫敦地區被劃分為33個不同的市政區,經過時間的演變,各個區域有著不同的發展,無論是文化特色、人口組成、經濟發展、繁榮或蕭條,都有著不同的面貌。相同地這些發展也反映在房價上,例如倫敦西邊是房價最貴的富人區,肯辛頓和切爾西(Kensington and Chelsea)過去就是皇家及上流社會的聚集地,此地區平均房價為三百萬英鎊左右,倫敦核心房價最高並以輻射狀向外遞減,東邊的區域或是南岸的區域房價則偏低,主要影響的原因不外乎是距離、交通建設、教育機能及生活便利性,以下為倫敦依照地鐵通勤區所劃分之房價統計。
英國房地產走勢
上圖為英國房價走勢,節錄了1970年至2019年的數據,從圖中可得知,英國2019年平均房價為£230,292,為40年來最高,也可看出房價趨勢在過去40年間是一路上漲,唯有在2009年金融海嘯之時有明顯劇烈的下跌,其中可觀察一現象,2016年脫歐公投通過,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跌至1985年以來的最低,但反觀房市價格,絲毫未受脫歐影響,甚至在2016年到2019年之間,價格從£212,887(June 2016)上漲至£230,292(June 2019),脫歐不僅沒有對英國房市造成負面影響,脫歐公投後的貨幣政策以及市場恐慌使得幣值下跌,反而對於房產界是一大利多,入場成本降低,吸引各國買家逢低買進。
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,脫歐的不穩定性並未阻止全球各國向英國挹注資金的腳步,反而增強了投資的力道。過去印象中亞洲大量投入資金於世界各國,其實不然,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為英國最大投資來源,亞洲僅佔不到三分之一的比例。
無懼各項因素,英國更勝美國成為國際間最佳投資目標國,龐大的國際投資資金注入的情況下,地產是投資者熱門的標的之一,而在這種情勢之下,難免引發像是『是否英國房產都由外資炒作撐起?』的疑問,英國是歷史悠久的國家,各方面都發展完善,甚至領導全球,房產市場可以說是全球最健全,英國政府多項政策都是以鼓勵國人買房,不鼓勵炒房的同時也不會對海外資金設下限制,以首都倫敦為例,透過以下的圖表可以看到,國際買家在地產投資方面,購買的比例僅佔了13%,其餘由英國本國人購買所構成,因此也消除了國際資金若轉移,則房市垮台的情形。